建国史话讲述了一个关于美国历史和人民的故事,从探索新大陆,到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再到社会政治变迁,以及工业和现代科技的兴起。我们要介绍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因后果,讲述一群农民、商人和律师是如何拟定美国宪法,以及 1787年9月17号宪法大会代表在费城签署宪法的故事。我们要解释美国宪法为什么至今依旧十分重要,成为很多国家建设现代民主的样本。我们要分析美国宪法的起草者为什么要把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接受公开公正审判的权利写进宪法里。我们还要讨论美国独立战争的原由......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人对货币政策问题存在非常对立的看法。是用黄金支持美元,还是以黄金和白银共同支持美元呢?这个问题成了1896年总统大选中的一个主要议题。
克利夫兰1893年开始他第二个总统任期,他的两个总统任期之间隔着本杰明.哈里森总统。克利夫兰第二次当选时,美国经济正陷入萧条时期。公司倒闭,银行关门,工人失业,农民失去农场。克利夫兰总统认为,经济萧条是政府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当时,黄金和白银都被用来支撑美元......
1889年3月,克利夫兰在当了四年总统后离开了白宫,因为他在选举中输给了哈里森。就在离开白宫时,克利夫兰夫人卡罗琳对一位白宫工作人员说:“我希望你们好好照看这里的一切,我希望当我们回来时,这里还能和以前一样。四年后我们就会回来。”
1892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那年,美国经济的很多领域都在发展,但有一个领域却不怎么景气,那就是农业。农业遇到的问题导致新政党“人民党”的诞生,人民党的成员被称为民粹主义者。
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商业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内战结束20年后,美国已经加入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随着工厂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在188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就是关税。当时,许多产品的进口税都很高。高关税保护美国产品避免与外国廉价进口商品竞争,保护了美国各个行业的数百万个工作机会。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赞成征收高额关税。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赴美移民潮发生变化前,大多数到美国的移民来自中欧和北欧,如英国、爱尔兰、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
十九世纪,美国成为一些移民追寻更好生活的目的地。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移民到美国也许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爱尔兰的农作物连年欠收,饥饿的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1884年,格罗弗·克利夫兰当选美国总统。他是近28年来第一位赢得总统选举的民主党人。他击败了共和党候选人詹姆士.布莱恩参议员,尽管双方的得票数很接近。
1881年夏天,詹姆士.加菲尔德总统遭枪手刺杀,伤势严重。行刺的人说,他拥护那个支持副总统切斯特.亚瑟的政治团体。
1880年,卢瑟福·海斯成功地结束了总统任期。他不想再干一任。海斯是共和党人,而共和党非常希望在1880年的大选中再次得到总统宝座。
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白人不断向西部迁移,把原来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占为己有。印第安人祖祖辈辈以打猎为生,他们不断抗争,希望保住猎区。
19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迫使印第安人搬进保留地居住。他们不能再在大平原地区自由地猎杀野牛。而白人开始在这里定居。这种情况引发了暴力冲突。联邦政府派军队强行将印第安人迁到保留地......
19世纪中期,美国开始向西部拓殖。人们迁居到达科他、犹他、怀俄明和加利福尼亚等广袤人稀之地。西进运动带来了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如何与大量土著印第安人部落打交道。
19世纪70年代,德克萨斯州的养牛业开始兴起,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行业--照看牛群的人。他们大多是年轻小伙子,有的甚至还是孩子。他们负责巡视牛群,与牛群一同穿过荒野。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牛仔”。
美国内战于1865年结束后不久,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开始涌向西部,开发那里大片的土地。这一大规模的西部拓殖运动持续了将近四十年。原本广袤荒芜的西部没过多久就住满了移民。而在加利福尼亚发现的金矿也吸引很多人去淘金。
共和党人拉瑟弗德.海斯赢得了一场有争议的总统选举。1877年,他宣誓就任第19任美国总统。此前,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代表召开秘密会议,达成了妥协。
尤利塞斯·格兰特总统的两届任期内,政府官员腐败盛行。格兰特本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内阁和国会里很多腐败官员都跟他关系密切。
尤利塞斯·格兰特1872年赢得连任,成为美国第18任总统。他曾经是内战中的将军,领导北方联邦军击败了南部邦联军。1868年,在内战结束后举行的第一次总统大选中,他轻松取胜。现在,他可以再做4年总统了。
1868年,尤利塞斯·格兰特当选美国总统。格兰特是一位军事英雄,在内战中领导北方联邦军击败了南方邦联军。格兰特威望很高,但是,他的治国才能远不如他的领军才能。当上总统之后没多久,他就在政治斗争和权力纠纷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美国内战过后,由安德鲁·约翰逊担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是民主党人,1865年4月林肯总统遇刺时,约翰逊是副总统。约翰逊上台后不久,就跟国会产生了巨大矛盾。
1868年3月,国会试图弹劾安德鲁·约翰逊总统。弹劾案在参议院以一票之差,没有通过。安德鲁·约翰逊总统是民主党人,而当时的国会处于共和党激进派的控制之下。
美国南北战争1865年结束。国会和新总统安德鲁·约翰逊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当时,共和党还是一个年轻的政党,成立之初是为了反对奴隶制度。
1865年春,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领导联邦打赢这场内战的总统林肯却在南方军投降前遇刺身亡。如今,重新统一的国家有了一位新总统,他就是林肯在任时的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
亚伯拉罕·林肯总统领导美国走过了四年内战,但最终却没能亲眼看到战争的结束。1865年4月14号,林肯在首都华盛顿的福特剧院看戏时,被一名同情南方的激进分子刺杀身亡。
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领导美国走过四年内战,但最终却没能看到战争的结束,没能看到国家重新团结起来。林肯1865年4月遇刺身亡。
1865年4月9号,南军将领罗伯特·李宣布投降,几周内,南北战争就要结束了。南军投降的消息传到首都华盛顿后,如潮的人流涌向白宫,希望能听到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胜利感言。
1865年4月18号,美国打了四年的南北战争终于进入尾声。北方部队的格兰特将军把罗伯特·李率领的南军部队从维吉尼亚的里士满和彼得斯堡赶走,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乘胜追击,围追堵截。
1865年3月4号,亚伯拉罕·林肯宣誓就职,开始了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这次总统换届是在北方举行的,北方各州遵照的依旧是美国宪法,而退出联邦的南方各州则制定了自己的宪法。宣誓就职当天晚上,白宫对公众开放,数千民众前来看望总统,庆祝活动直到午夜时分才结束。
1864年,内战进行的同时,美国总统林肯也在为参选连任做准备。他希望打赢南北战争,重建联邦。林肯所在的共和党出现了分裂。温和派共和党人希望战争一结束立即着手重建,他们认为......
波托马克军团发动了长达一个月的攻势。他们几乎一直打到南方邦联首府里士满的大门口。不过,北军将领格兰特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863年7月4号,南方一支庞大的部队在密西西比的维克斯堡投降。当时,北方军围城整整四十七天,城里的食物已经全部吃光,南军指挥官看到毫无希望,只好宣布投降。
1863年,在美国南北战争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葛底斯堡战役中,北方军队击败南方军队。此后没过多久,北军又夺取了密西西比的维克斯堡,再传捷报,今天我们就来回顾这段历史。
1863年11月,林肯总统前往宾夕法尼亚的葛底斯堡,准备在葛底斯堡阵亡将士公墓的落成典礼上讲话。五个月前,南方邦联指挥官罗伯特·李率军从维吉尼亚出发,大举北上。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没有得到人民的普遍支持。很多人表示,他们不关心谁输谁赢,只希望自己不要受到战火的波及。
到1863年,美国内战已经持续两年。这场战争代价惨重,交战双方都感到沉重压力。南方的物资和兵源出现短缺,北方人也开始意志消沉。
两年激烈的血腥冲突,给美国南北交战双方都造成了创伤,内战的惨重代价让他们感到沉重的压力,尤其是兵力和工业都相对薄弱的南方。
1863年初,美国南北战争改变了政治方向。美国总统林肯发布解放奴隶宣言,让南方叛州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是南方奴隶主对此置若罔闻。尽管如此,解放奴隶宣言的发布,还是让美国南北战争从一场挽救联邦统一的战斗,转变成为了一场争取人类自由的斗争。
1861年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关于各州是否有权退出联邦的斗争。当时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坚信,各州没有这样的权利,并因此向试图退出联邦的南方各州宣战。
到1862年夏天,美国南北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交战双方各有胜负,但是任何一方都没有胜算。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需要一场重大胜利,因为他正在失去政界和民众的支持。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的第二个夏天过去了,北军在维吉尼亚没有打过一场大胜仗。北军最强大的军团--由麦克莱伦将军率领的波托马克军团,曾试图夺取南方邦联首都里士满。
在任何战争中,敌方首都必是重要目标,占领了敌人的首都,往往就意味着战争的胜利。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希望夺取南军首都里士满,速战速决。当时,华盛顿附近的波托马克兵团有大约十五万人......
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的战场不仅局限于陆地,双方海军也多次交战。南北战争的海上战役虽然常被遗忘,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没有海军的贡献,北方联邦恐怕很难取得最终胜利。
1861年7月,北方联邦部队跟南方的邦联部队在距离华盛顿不到50公里处的马纳萨斯打响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第一战,又称布尔溪战役。北方部队英勇作战,但是南方邦联两股力量联手,击退了北方的进攻。
1861年夏天,南北战争的战火继续蔓延。联邦士兵跟同情南方的暴动份子在巴尔的摩和圣路易斯街头发生冲突,一名南方支持者开枪打死了一名年轻的北方军官。
美国南北间多年的分歧,终于导致1861年4月18号内战爆发。南方七个州脱离联邦,成立南方邦联。邦联士兵对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联邦城堡萨姆特堡发起炮击,两天后占领了城堡。
1861年4月12号拂晓,美国南北战争打响了。一枚炮弹呼啸着飞过南卡罗来纳查尔斯顿港的天空,在位于查尔斯顿一个岛上的美国联邦军事基地萨姆特堡的上空爆炸。
1861年3月一个寒气逼人、阴云密布的日子,亚伯拉罕·林肯成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在就职讲话中宣布了他对脱离联邦的南方各州的政策。
截止到1861年2月1号,南方先后已经有七个州退出联邦。他们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共和国,取名美国南方邦联。南方这些州之所以决定退出联邦,是因为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
1860年12月20号,南卡罗来纳州宣布退出联邦,因为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了美国总统。共和党成立不久,林肯是第一个共和党籍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1860年11月当选美国总统。他宣誓就职时,面临着美国历史上最严峻的危机。
1860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美国人既满怀希望,又忐忑不安:一方面希望新总统能给国家带来新气象......
1859年10月的一天,一小群反对蓄奴的极端主义者在约翰·布朗的带领下,对一个叫哈珀斯费里的小镇发动进攻。哈珀斯费里镇当时还是维吉尼亚的一部分,如今已经划归西维吉尼亚。
1859年10月的一天,反对蓄奴的极端主义者约翰·布朗对一个叫哈珀斯费里的小镇发起攻击,消息传来,四方震惊。布朗曾宣称,他要为结束奴隶制度献身,很多人觉得他简直就是个疯子。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南北双方围绕奴隶制存废问题争议不休,战争阴云一直笼罩在美国上空。1859年秋天,危机似乎出现了缓和......
1858年夏天,两位候选人激烈争夺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位置。候选人之一是民主党籍的现任参议员史蒂文·道格拉斯,他的竞争对手是新成立的共和党籍的律师亚伯拉罕·林肯。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纽约州一个名叫约瑟夫.史密斯的年轻人开创了摩门教。摩门教的基础是史密斯所说的上帝对古代美洲居民的训导。摩门教吸引了很多教徒加入,但是另外一些人则对摩门教的教义不以为然,最终引起了摩门教徒和非摩门教徒之间的矛盾。
十九世纪中期,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使美国南北双方继续走向分裂。北方人警告说,他们绝对不允许奴隶制的进一步扩张......
1857年初,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针对黑奴斯科特一案宣布了重要裁决。德雷德斯科特原本生活在密苏里州,密苏里州是一个蓄奴州......
在1856年总统大选中,宾夕法尼亚州的民主党人詹姆斯·布坎南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弗蒙特,当选总统。在奴隶存废问题上,布坎南一贯支持南方。布坎南的好朋友很多都是南方人。他曾写过,北方对南方太霸道,应该停止干涉南方事务。
奴隶制的存废是美国历史上第14位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堪萨斯地区主张蓄奴的定居者成功地将自己的代表送进了国会,在堪萨斯地区议会里也占据了多数席位......
富兰克林·皮尔斯1852年当选美国第14位总统。皮尔斯是经过民主党内部两派力量的妥协产生的。他很有人缘,但不是一位强势领袖。
富兰克林·皮尔斯1852年当选美国第14位总统。当时,皮尔斯只有48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之一。皮尔斯是民主党内部两派力量妥协的产物,民主党代表大会经过49次投票才最后决定推举皮尔斯为总统候选人......
1850年,美国总统扎卡里·泰勒任职一年半就不幸病逝,副总统菲尔莫尔继任后,迅速签署了1850年妥协法案,解决了围绕蓄奴问题和西部新增领土存在的分歧,化解了南北双方的一场危机,防止了内战的爆发。然而......
1850年,美国国会围绕一项事关重大的妥协方案展开激烈辩论。辩论的核心议题是奴隶制度的存废。在蓄奴问题上,美国南方和北方意见分歧,使国家面临内战危险......
1850年,美国面临南北分裂的危险。南北双方在废奴还是蓄奴的问题上水火不容。当时,在南方可以合法拥有奴隶,主要问题在于,美国西部新增领土上是否应该允许奴隶的存在......
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政治领袖在蓄奴还是废奴问题上寻找答案。1849年美墨战争结束后,这一争议引起的威胁日益加深。北方州拒绝让奴隶进入新增领土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南方州则宣称,根据宪法......
1850年,美国面临一场深刻危机,将国家推向分裂的边缘。这场危机是由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这两块新增领土上的蓄奴问题引发的。在这个问题上,扎卡里·泰勒总统没有明确的政策。泰勒总统努力保持中立......
1848年总统大选前,辉格党推举了四位人选,他们分别是:扎卡里·泰勒将军、亨利·克莱参议员、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和麻萨诸塞州参议员丹尼尔·韦伯斯特。克莱参议员当时已经70高龄,他知道,要想入主白宫,这是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所以竭尽全力,争取辉格党领袖的支持......
1848年,美国总统詹姆斯·波尔克在任期间,美国出现了一场宪法大辩论,辩论焦点是新增土地上的蓄奴问题。南方人认为......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美国提出向墨西哥收购加利福尼亚。墨西哥政府拒绝谈判。当时的美国总统波尔克觉得,要想让墨西哥坐到谈判桌前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武力。1846年春天,波尔克下令美军开往美墨边界的格兰德河。美军指挥官扎卡里·泰勒将军派遣部下过河会见墨西哥官员......
德克萨斯地区1836年脱离墨西哥,宣布独立。九年后,也就是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邀请德克萨斯共和国作为一个州......
1843年,德克萨斯地区的前途是美国政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美国当时的总统约翰.泰勒希望吸收德克萨斯加入联邦,但是国务卿丹尼尔.韦伯斯特对此十分冷淡,因为韦伯斯特是北方人,反对让美国联邦增加更多的奴隶州。
1840年,威廉.亨利.哈里森当选总统。虽然前任总统范布伦的落选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还是让民主党人深受打击......
1840年,威廉.亨利.哈里森当选美国第九任总统。这位退役将军的胜选本在预料之中,是辉格党的一大胜利,也是对民主党人的重大政治打击,因为他们没能让范布伦当选连任......
随着1840年总统大选的临近,辉格党人越来越信心十足。他们相信,一定能挫败现任总统范布伦竞选连任的努力。与此同时,辉格党人也开始逐渐抛弃早先最看好的候选人、肯塔基州的联邦参议员亨利.克莱,寻找新的总统候选人。
1840年,美国总统范布伦的第一届任期接近尾声。大家普遍觉得,范布伦不是一个优秀的总统,他好像不知道如何向民众推销自己的政策。范布伦的失败,让反对党辉格党感到十分高兴。辉格党在参议院里的领袖是肯塔基州的参议员亨利.克莱。克莱告诉自己的朋友说......
1836年,马丁.范布伦当选为美国第八位总统。他宣誓就职后不久,美国就陷入了一场严峻的经济衰退。各州银行大量发行纸币,价值远远超过了银行手中掌握的金币和银币。随着纸币流量的增加,纸币不断贬值,商品物价飞涨,有些穷人......
1836年,马丁.范布伦当选为美国第八位总统。范布伦跟上届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关系十分密切,他曾经成功地筹组政治联盟,帮助杰克逊在1828年大选中胜出。杰克逊十分感谢范布伦鼎力相助,邀请他加入内阁,担任国务卿一职。范布伦虽然刚刚当选纽约州州长,但还是......
安德鲁.杰克逊在任期间,德克萨斯地区脱离了墨西哥,宣布独立。德克萨斯地区的领袖希望加入美国,杰克逊也希望能把德克萨斯吸收进入联邦。然而,德克萨斯允许奴隶制度的合法性,因此北部各州坚决反对德克萨斯加盟。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克萨斯一带归墨西哥所有。受到廉价土地的吸引,美国人蜂拥而来,搬到德克萨斯定居。墨西哥政府希望定居者改讲西班牙语,改信罗马天主教,并接受墨西哥的传统习俗,但是美国定居者不愿意接受这一切。
安德鲁.杰克逊在1832年的总统大选中当选连任。杰克逊第二届任期内的主要事件之一是跟美国银行的斗争。杰克逊觉得,美国银行的势力过于强大,他敦促国会不要再延长美国银行的特许经营权。他还停止了美国银行使用联邦资金的特权,并把联邦资金转入各州银行。
安德鲁.杰克逊1828年当选总统。但是,是否要参选连任?杰克逊举棋不定。一方面,他年事已高,身体不好......
美国银行是否要继续下去,成了美国1832年总统大选的一个重要议题。美国银行行长尼克拉斯.比德尔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他认为,联邦政府无权干涉银行业务。美国银行虽然由私人负责经营,但是有权动用国库里的钱发行贷款。
安德鲁.杰克逊在1829年到1837年期间,连任了两届美国总统。他的第一个任期主要围绕着跟副总统卡尔霍恩的政治斗争展开。卡尔霍恩想继承杰克逊的总统大位,但是杰克逊认为,国务卿马丁.范布伦才是更理想的总统人选。
美国国会1828年通过一项立法,对一系列进口商品大幅度征收关税。这项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美国工业免受外来竞争的压迫......
安德鲁.杰克逊1829年3月宣誓就职,数以千计的支持者赶到华盛顿观礼。其中有不少人是为了谋个一官半职。他们觉得杰克逊会把大选期间没有支持他的人全部赶走,换上自己的亲信。政府里的大部分工作都在邮局。当时的邮政总局局长是约翰.麦克莱恩。
在1828年的总统大选中,安德鲁.杰克逊击败了当时的总统亚当斯。然而,这场竞选充满了恶意中伤和诽谤,攻击的一个主要对象就是候选人杰克逊的夫人雷切尔.杰克逊......
1828年的总统大选充满了火药味。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和詹姆斯.门罗所在的共和党发生内讧,一分为二。一派由当时的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和当时的国务卿亨利.克雷领导,自称共和党;另一派由安德鲁.杰克逊将军领导,自称民主党。
约翰.昆西.亚当斯1825年3月4号宣誓就职。国会大厦举行盛典,参众两院议员、最高法院法官和即将离任的总统詹姆斯.门罗......
美国独立建国后,前五位总统里有四位都来自维吉尼亚,他们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和詹姆斯.门罗。美国的第二位总统约翰.亚当斯是新英格兰人。1824年总统大选的候选人里,亚当斯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
1820年春天,美国总统门罗的第一届四年任期即将结束。门罗希望连任,但是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就是密苏里申请加入联邦的问题......
上次我们讲到,西班牙向其它欧洲国家求援,希望他们伸出援手,协助镇压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殖民地的反叛浪潮,其中一些西班牙殖民地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者,宣布独立。英国不愿插手此事,因为当时,英国跟拉美新独立的国家之间有很多贸易往来......
詹姆斯.麦迪逊总统连任两届后,宣布让贤。他所在的共和党提名另外一位维吉尼亚人詹姆斯.门罗为下届总统候选人。1816年大选时,反对党联邦党已经几乎不存在了。联邦党人甚至没有开会推举总统候选人。不过,康涅狄克、德拉瓦和麻萨诸塞三个州保证要投票支持联邦党人鲁弗斯.金。
美国和英国1814年12月同意停战。谈判双方圣诞节前夜在比利时的根特签署了和平协议。然而,和平的喜讯几个星期后才传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在这几个星期的时间里,发生了两件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新奥尔良战役。
1814年夏天,英美两国谈判代表在比利时的根特举行和平谈判。然而,英方谈判代表一味拖延时间,因为英军还在继续策划后半年的战斗,战场上的胜利,无疑会成为英国谈判的筹码。
1814年夏天,英军入侵美国首都华盛顿,放火焚烧了国会、白宫和其他一些政府大楼,然后撤回切萨皮克湾。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美国国歌“星条旗”诞生的故事。英军统帅罗伯特.罗斯和海军上将乔治.科伯恩火烧华盛顿后......
美国1812年对英国宣战。战火的起因是,美国以中立国身份,跟英国的敌人法国做生意,美国商船因此经常被英国扣押。虽然英国政府换届后,决定停止对美国的贸易禁令,但还是晚了一步,美国已经宣战了。这就是著名的1812年战争。当时,美国海军力量薄弱......
1812年春天,英、美两国间,战火一触即发。美国国会批准了一项九十天的禁运令,禁止美国船只出海,已经出海和停泊在外国港口的美国船只也被勒令返航。詹姆斯.麦迪逊总统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战争爆发后,美国船只不被扣押。
詹姆斯.麦迪逊1809年3月4号在华盛顿特区宣誓就职。华盛顿的居民对新总统走马上任感到兴奋,但是美国人民对麦迪逊的领导能力并不确定。当时的法国驻美大使对麦迪逊评价很低。他曾说过,“麦迪逊是聪明人,但是很软弱。他从来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不会采取行动。”
1809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告别白宫。国务卿詹姆斯.麦迪逊走马上任,成为美国下一届总统。杰斐逊对麦迪逊的能力深信不疑......
上次我们讲到,1807年年底,托马斯.杰斐逊总统签署了一项法案,禁止跟欧洲的一切贸易,任何船只不得出入美国水域。这项贸易禁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美国卷入英法战争。
十九世纪初期,英法战争期间,美国保持中立。托马斯.杰斐逊总统不希望卷入战争,他相信,战火会摧毁业已取得的所有进展。在杰斐逊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美国不仅还清了大部分债务,而且还减少了人民的赋税。然而,保持中立并不简单,美国跟英国之间发生了矛盾。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托马斯.杰斐逊第一届任期内的副总统艾伦.伯尔1805年离任。当时,他债务缠身,政治前途渺茫。不过,他早就在筹划一项秘密行动,打算把墨西哥从西班牙人手中抢过来。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美国历史上的第三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轻而易举地当选连任。当时美国已经出现了两党政治,杰斐逊是民主-共和党的领袖,也就是今天的民主党。他的政治对手是联邦党,是如今的共和党的前身。杰斐逊第一届任期内取得了惊人的政绩。他削减人民的税务......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美国新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上任后,推出了两大提案:一是取消某些税务......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1801年美国新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宣誓就职。他是美国的功臣,1776年撰写美国独立宣言,后来曾任派驻法国的第一任使节,也是美国的第一位国务卿。如今,他走马上任,成为美国的第三位总统......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1801年美国新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宣誓就职。他领导的民主-共和党开始掌权......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18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主要是现任总统---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和现任副总统 - 共和党人托马斯.杰斐逊之间的较量......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1797年宣誓就职。亚当斯才智过人、热爱国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连任两届后,决定让贤。美国政治在1796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总统大选中,第一次出现了多位候选人。乔治·华盛顿当选总统时,没有任何竞争对手......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在美国第一届总统乔治·华盛顿任期里,美国的两大政党逐渐形成,分别由当时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当时的国务卿托马斯·杰斐逊领导。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领导的联邦党主张设置强大的联邦政府......
在上一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大陆军统帅乔治·华盛顿众望所归......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述了乔治·华盛顿手下的重要决策和规划者之一,美国第一届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故事。汉密尔顿年轻的时候想当一名军事指挥官,希望在战争中展现自己的勇气。因此,1776年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宣布独立后,他就加入了......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出任美国第一届财政部长。不过......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美国1776年宣布独立后,根据《邦联条例》形成了松散的联盟......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经过各州的辩论和投票,宪法被正式接受。大陆会议宣布,1789年三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三,宪法生效。
在上次的建国史话中,我们讲到,1787年夏天,各州的代表在费城开会,计划改写将美国当时的十三个州联系在一起的《邦联条例》,但是结果,他们却另起炉灶,制定了一份全新的政府规划。1787年9月17号,经过四个月的激烈辩论,代表们终于在宪法上签了字。
上次我们讲到,费城制宪大会的代表们讨论了奴隶制这个棘手的问题。奴隶制涉及到人口普查,决定各州众议员人数的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国会的权力。费城制宪大会就此达成了好几项妥协。
上次我们谈到,费城制宪大会的代表们终于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达成了妥协。大会决定,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众议院来自各州的议员人数根据各州人口数量决定。参议院的议员人数各州相同,跟人口无关。这一妥协方案虽然没有让费城制宪大会的所有代表都感到满意,但却使制宪大会避免了失败。
上一次我们谈到了费城制宪大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各州在国会里的代表权的问题。人口多少不同,在国会里的发言权是否也应该有所区别呢?
上次我们谈到了费城制宪大会在司法体制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代表们同意建立一个联邦最高法院......
上次我们谈到了费城制宪大会的代表们终于就总统的职能和产生达成了共识。经过几个星期的激烈辩论后,代表们决定......
上次我们谈到在费城制宪大会上,维吉尼亚州的代表们提出了一个十五点计划,专门讨论美国的政府体制。这项计划呼吁建立一个国家政府,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三权分立。大会代表对“国家”和“最高”等词汇的意思展开了激烈辩论,有些代表担心,强大的中央政府会削弱各州的权力......
1787年5月,美国早期领袖在费城开会,他们原计划对确定了美国13个州松散体制的《邦联条例》进行修正......
1787年5月,美国早期领袖在费城开会,他们原计划对确定了美国13个州松散体制的《邦联条例》进行修正......
1776 年,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在漫长的独立战争期间,他们根据《邦联条例》,形成了松散的同盟......
欢迎收听美国之音的建国史话。美国1776年独立建国,但是不到一百年后,又险些一分为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爆发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场内战......
1776年12月,英军司令威廉·豪决定,寒冬腊月,暂停战斗。当时,威廉·豪将军驻扎在纽约市,周围的一些地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包括新泽西的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与此同时,乔治·华盛顿将军统帅的大陆军驻扎在德拉瓦河对岸。大陆军士兵饥寒交迫,缺少武器和弹药。
大陆会议代表1776年7月4号正式批准并签署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创立的新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跟英国开战,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赞成这样做。
上次我们讲到麻萨诸塞殖民地的民兵和英国部队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交战。那时候,双方还没有正式宣战,但是十三个殖民地的民兵们都已经做好了征战的准备。
英国和美洲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在麻萨诸塞最为紧张。殖民地的居民因为英国对他们实行“征税无代表”的政策而表示抗议。为了控制局势,英国向麻萨诸塞最大的城市波士顿派遣了数千名英国士兵。1770年3月5号,紧张局势终于演变成为暴力冲突。
为了争夺对美洲大陆的控制权,英国和法国展开战争。英国于1763年击败法国,控制了法国占领的土地。这样一来,英国的势力就扩大到了美国13个殖民地的将近200万人以及加拿大讲法语的大约6000人。
十八世纪,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在北美大陆三雄鼎立。西班牙控制着佛罗里达,法国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势力强大......
奴隶制度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和占有。有历史学家认为,奴隶制是一万年前农业发展的产物,战俘、罪犯、和欠债不还的人沦为奴隶......
在南部殖民地中,马里兰是最靠北边的一个。英国国王查理一世1632年将介于维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之间的土地赐给了乔治·卡尔弗特......
清教徒是英国在北美大陆东北地区--现在的美国麻萨诸塞州--定居人数最多的群体之一。清教徒1630年开始陆续抵达......
今天我们要讲述一段令人痛心的故事。欧洲定居者来到北美大陆后,跟在那里生活了几千年的土著居民发生冲突,二者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造成了剧烈的摩擦。
科学家认为,美洲的土著居民是数千年前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来到美洲大陆的。考古学家从寒冷的北部地区到南美洲的最南端......
英国是第一个跟西班牙争夺新大陆的欧洲国家。伊丽莎白女王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支持对新大陆的探险......
在美国,10月9号是莱弗·埃里克松日,纪念这位一千年前就曾环绕北美大陆东北沿海的北欧航海家......
建国史话讲述了一个关于美国历史和人民的故事,从探索新大陆,到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再到社会政治变迁,以及工业和现代科技的兴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